前不久,陳先生在一家具商場買了木門用于房廳修飾,木門總價為500元,陳先生一次性向商家交了全款。但安裝工人來家中安裝后,卻又向陳先生索要50元的額外費用。陳先生詢問這是什么費用,得到的答復是:商家規定安裝木門的**低價格是500元,由于陳先生安裝的面積不足**低標準,因此要加收額外費用。
目前家裝木門設置**低消費標準的情況已成為了行業潛規則。記者走訪12家建材商鋪看到,店內木門樣品旁都有詳細的價格標簽,有的還附有木門材質和安裝費等說明,卻沒有一家標有**低安裝價格。當詢問購買的木門太小是否要加收費用時,其中9家表示確實有這項費用,如果消費者購買的木門小于商家規定的**低消費,就要加收這一費用。
表面看來**低消費是商家向消費者索取的一種額外費用,起初消費者很難接受這樣的規定。從另一方面考慮,商家們收取這筆費用是情有可原的。據了解,對于木門買家設**低消費的行為,消協工作人員表示,如果商家有書面通知,或者在消費者付款之前明示這一條款,就沒有問題。
**低消費可以說是商家們在一種特定環境下收取的“售后服務費”。目前形勢,國內的建材產品大多都有免費安裝、免費測量的附加服務。就木門行業來說,企業的專業安裝隊伍、安裝工的工資和車費都是靠銷售木門的利潤支付,如果顧客購買面積少了,利潤就很少,那么支付安裝工人的工資和油費就用這之中的**低消費來補貼。反觀,有更多的消費者愿意為鋪裝付費,**低消費現象將不復存在。
一套門從購買到安裝,一般有以下成本:木門出廠價、五金(鎖、合頁、門吸、玻璃)、木門從廠家到經銷商的運費(一般是按件計費)、商家經營費用(租金、員工工資、宣傳費用、合理利潤等)、上門測量費、木門運輸到戶的費用(租車費或油費)、安裝費(一般按套計費,量少安裝工會加錢)、售后服務費用。
其中上門測量費、安裝費、運輸到戶的費用這三筆費,木門量越大,平攤到每套門的成本也就越低,反之消費者購買的量太少,那么每套門的利潤就比較低了。
行業專家認為,商家設置**低安裝費用,又不提前告知消費者的做法并不合法,《消費者權益保障法》明確規定,產品必須明碼標價,公開透明。而商家未經消費者同意就隨意加收**低安裝費用,其行為涉嫌“霸王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