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木門行業渡過了艱難的2010年,政府雖對房地產市場相繼出臺了各種調控政策,但住房剛性需求依然較大,我們不應為家居建材行業唱衰,而是鼓勵企業齊頭并進、合縱連橫、共謀多贏。渠道下沉三、四級市場和農村市場如火如荼,網上商城和團購等新的營銷形式不斷涌現。2011年,全國眾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工程全面拉開帷幕。一些企業在產業升級和產業轉移中突圍,雖困難重重,卻可絕境逢生。不能忽略的事實是,2011年伊始,“用工荒”問題進一步凸顯,基材和原木漲價,逼迫鋼木門產業進行結構調整。為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利潤,產業轉移和結構調整勢在必行。
鋼木門行業唯有從結構上調整才能抵制房產調控不利影響,無論是產品還是品牌推廣,無論是渠道變革還是盈利模式都應從結構上進行調整,以應對今年房地產市場調控帶來的不利影響。
國家一直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逐步形成一些產業集中度。合理規劃和布局產業基地,提高行業集中度,通過市場化運作和政策扶持相結合的辦法,引導門業各領域的合理布局和健康發展,避免盲目發展,非均衡發展。協會還要動態跟蹤行業的變化趨勢,研究產業規劃的解決方案,提交政府有關部門去實行,使我們的產業發展擁有很好的布局。“十二五”期間要拓展門產品的市場,今后要集中在大城市一些大的工業項目、民用住宅項目用門,但同時不要忽略農村。新農村的發展促進了建材下鄉,建材飾品下鄉,門窗下鄉。
據統計,成都某個鎮的工農業總產值不亞于青海一個省,新農村發展比較快的地方門需求量很大,新農村建設的市場也是我們企業需要考慮的。門業產業調整重點是兩個方面,一是要扶持一批大的企業帶動周邊小企業,提高行業產業集中度;二要考慮門業市場的拓展。
實際上,很早開始,一些鋼木門小廠就已經完成了鋼木門品類的綜合布局,只不過由于規模小,未對整個鋼木門行業產生關鍵性影響,而真正意義上的產業綜合化趨勢是隨著一線品牌的品類格局調整開始的。鋼木門各品類之間的相互滲透,使得以往純粹的品類代表品牌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泛品類的規模競爭。據筆者了解,到目前為止,幾大傳統實木鋼木門一線品牌,其強化鋼木門銷量都已遠遠超過實木銷量。
實質上,此次產業品類覆蓋調整的背后是鋼木門產業應對消費者消費型態的一種需求滿足的回歸。以往,鋼木門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多拼的是企業資源的先發優勢,一開始做什么品類,就堅持到底,努力追求做專業化的品類代表,然而,作為低關注、高參與"建材家居業一份子的鋼木門,消費者從一開始是沒有清晰的品類劃分概念的,木鋼木門整體是作為一個大類呈現在消費者購買清單中的,裝修前費用預算意識的導向作用,使得消費者頭腦中只有一個概念:以**合適的費用買到**具性價比的鋼木門產品。于是,定位狹窄的擁有南美大森林"的廣告語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買得起的好鋼木門"的泛品牌訴求。這一切的變化,都是隨著消費型態中消費者認知這根指揮棒"而舞動的。
來源:http://www.pollas.com.cn/